
第三集,總是要晚點出的嘛!
這樣大家才會想去看一下前情提要!
前情提要:
趨勢型指標入門(一) — 均線首部曲「均線現身」 / 歐斯麥
趨勢型指標入門(二) — 均線二部曲「交叉奇謀」 / 歐斯麥
**** **** **** ****
之前說到一根均線跟兩根均線的使用與原因,甚至發展出三均線,多均線,河流圖等系統來幫助我們進行交易。
但是線越多,配對出來的可能性也就越多。例如河流圖,用八條均線或十條均線繪出,當長天期的均線向下時,顯示綠色,而長天期均線翻揚向上時,則顯示紅色,利用顏色的改變,作趨勢的確認。
但歐斯麥想問,該用哪條線建構交易策略呢?要用幾條線建構交易策略呢?若是等待最長天期的訊號出來作確認,那,只要這條線不就好了?畫那麼多條線,除了美觀外還能幹嘛?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說河流圖沒用,我是說在河流圖中,如何建構交易策略才是重點。
**** **** **** ****
我認為均線系統重要的一環,不是神奇參數的設定,也不是多均線交叉運用,而在於時間週期的選擇與自身性格的調和。
歐斯麥隨便講個問題,提供給各位做個思考。第一,若你使用季線判斷趨勢「確認」,那你在何時之前就該開始佈單,還是你確認後才要進場?又如果你是使用季線用來「判斷」趨勢,那你接下來又該如何進出場呢?
第二,至於個股,有聽過別人常說,股有股性吧!股性就是人性,為什麼有些股可以沿著五日線一直上攻,有些卻是沿著二十日線龜速呢?若我們不是控盤者,或者是主力作手,又如何能訂下我就是要依照十日線作為我交易這支股票的規則呢?沒有人規定一定要照你的規則走,你必須去找出市場的規則跟你的規則有什麼吻合與不吻合之處。
第三,想想看,假如有天你的主管換人了( 我知道很多人很想主管被換掉,但不用高興太早,這只是個假設 ),你是不是得先觀察主管的習性,再決定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來應付他,對吧?而市場是人組成的,當組成的成分不同時,例如莊家換人( 總統選舉 )或是大玩家進場,市場的規則與秩序就會產生程度不一的改變,那麼,你是不是也要跟著調整改變呢?
最後,提到自身性格的調和,若是一個急性子的人,採用季線作為判斷進出場的條件,不就是等於要他的命嗎?
沒錯,簡單就是好,但別人的簡單,不一定是你的簡單。均線是一個工具,了解工具的優缺點與限制在哪,配合你的習性,建構出完整的進出加減碼交易系統,這才是你的聖杯。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交易的聖杯,端看你有沒有用心尋找跟嘗試建構而已。
----
延伸閱讀:技術分析指標入門
擺盪型指標入門(一) — 隨機指標( KD) / 歐斯麥
擺盪型指標入門(二) — 相對強弱指數( RSI) / 歐斯麥
趨勢型指標入門(一) — 均線首部曲「均線現身」 / 歐斯麥
趨勢型指標入門(二) — 均線二部曲「交叉奇謀」 / 歐斯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