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這麼說過,如果看書就可以在市場上獲利,那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應該是圖書館員。

他的搭檔曼格是這麼說,”我這輩子都這樣說,我所認識知識廣博的聰明人當中,沒有一個不是隨時隨地都在看書,一個都沒有。我知道有各式各樣精明能幹的人專注在狹小的領域,他們不看書卻有很好的表現。但是投資是廣大的天地,因此如果你認為自己精通投資,又不隨時隨地的閱讀,你的看法跟我不同—要是你知道巴菲特看多少東西,你一定會大吃一驚,要是你知道我看過多少東西,你一定也會大吃ㄧ驚。”

乍看之下,兩個人說的怎麼不大一樣?

我想巴菲特只是開玩笑的這麼說,因為,圖書館員,跟我所認識的誠品店員朋友一樣,根本沒時間看書,他們看比較多的,應該是書目,就像一般人去逛書店一樣。( 笑 )

看書的目的不是證明你看了多少東西,而是要發掘真知灼見。
要有智慧,紀律跟嚴格的選擇,控制自己的閱讀,而不是讓閱讀控制你。

不只要看財經相關,而且也要看歷史、小說、甚至是一些詩。
對抗情緒起伏是投資、交易成功的一大要素,小說跟詩的一部分功能就在這裡顯現出來。

當你看過夠多的書時,你會發現很多研究報告跟書,90%是垃圾,但問題是,如果你不把書看完,你就無法找出其中有用有價值的10%,魔鬼就在細節裡。

你的床頭還有多少買了沒看的書,還有多少只看不到一半的書?

不是買了心安就好,要仔細看,還要思考。

有些書對非專業的一般投資人來說,就是很硬,例如「景氣為什麼會循環」、「2010大崩壞」,我在書店拿起來翻閱時,就預見這幾本書的銷路可能會不大好,因為我想大眾應該要用力讀才讀得懂。

如果你能理解一本書,代表你的理解程度跟這本書一樣高,甚至是更高。

如果你看不懂一本書,你或許會覺得是作者可能邏輯不通,文字表達很差,但也可能是你還沒達到看懂這本書的程度,而通常都是後者。因為當你知道作者邏輯不通的時候,事實上你已經看懂了這本書,你會說:「這什麼爛書,寫這麼爛,都不通順」,你不會說:「這在寫什麼,我都看不太懂。」

因此若你覺得別人推薦的好書過於艱深難懂,歐斯麥建議你,多看幾遍,看懂他就代表你的智慧又往前邁進了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備份站 的頭像
    備份站

    Phigroup1的部落格

    備份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