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Gosh
特定不良資產是1990年代瑞典銀行急救箱的重要角色

1990年代早期瑞典成功地挽救銀行,當時有人開玩笑的說“美國佬此刻真是灰頭土臉”,可能是因為這樣,政策制定者(尤其是美國)仍然花時間學習瑞典的經驗,瑞典面對危機時採取全面性的方法,不只是擔保債務、替募不到資金的銀行注資,還設立”特定不良債權(bad bank)”來管理這些機構的不良資產,拯救花旗集團也是以這種方法;瑞士銀行也正在成立特定不良債權,不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特定不良債權的概念很簡單,為了銀行價值最大化而將有問題的貸款分割,瑞典成立兩個特定不良債權來處理Nordbanken銀行和Gota銀行兩家國有機構的不良資產,這個方法相當有效(其實有些借款人抱怨這樣做太無情),銀行重整和賤賣不良貸款使瑞典紓困銀行的成本控制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

設立特定不良債權有一個好處是乾淨,從資產負債表中抽掉不良資產使銀行體質更健康,將會比較容易籌資或吸引買家,另外一個好處是專門化,耶魯大學教授Jonathan Macey指出這個方案還讓許多擅長重整不良貸款的人以及比較擅長經營管理的人各司其職。

很多事情現在變得更困難了,現在瑞典經過證券化的資產比過去的貸款來的複雜許多,過去的資產訂價比較簡單,因為同時擁有優良資產和特定不良資產,這不是挽救的方法也不是萬靈藥。特定不良資產並不像聽起來的醜陋,它其實是個好點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備份站 的頭像
    備份站

    Phigroup1的部落格

    備份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